第一部分司法所基础工作一、司法所性质基层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是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县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下进行工作。基层司法所担负着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大量基础性工作,通过综合运用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执法监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手段;发挥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依法治理的重要作用。二、基层司法所主要职能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2、履行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3、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4、协助开展法律援助,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5、组织开展普法工作;6、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街办)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三、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一)司法所长职责1.全面负责司法所各项工作,认真制定和精心实施司法所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带领全所人员积极完成司法所各项职能工作;2.自觉服从司法局和乡镇(街办)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和带领全所人员,勇于探索,大胆开拓,优质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维护一方平安和谐作出显著的成绩;3.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对所内人员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实施工作考核和开展业务指导,对有关的信息统计、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到台帐齐全,档案完整;4.重视抓好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全所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并且无违法犯罪和较严重的违纪行为,无因素质低下、工作不力而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5.对所内重大事务,要召开所务会进行集体讨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防止工作失职。(二)司法所其他工作人员职责1、接受所长和副所长领导,按照业务分工,拟定工作目标和计划,负责组织实施。2、指导协调辖区内各部门、村(居、社区)、企业开展工作,并进行检查督促。3、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村(居、社区)、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4、总结工作,推广工作经验,及时向所长报告工作情况。5、做好本项工作的登记统计和建档工作。6、做好业务信息的编写、上报工作,整理好业务档案,做好有关业务报表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7、应协助所主任做好承上启下、综合平衡的日常事务工作,督促、检查所内各项制度落到实处。8、全面掌握业务工作进度,每月为所领导提供有关数据,并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呈报报表。9、负责受案、结案登记,备好各类文书,管理好印章、微机、档案、文书纸张和办公用品。对司法所的办公设施、装备等财产每年年终进行登记造册。10、负责整理和统一保管案件卷宗,搞好报刊杂志的收发登记和上传下达工作。11、建立所务工作日志制度,由工作人员对所内重大事务进行登记。12、督促搞好办公室的卫生。每天上下班前负责清扫公共场所卫生。13、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四、司法所管理制度(一)岗位目标责任制度结合司法所承担的职能、任务和本所实际,明确目标、细化任务、科学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例会、学习制度每月组织一次本所人员学习例会,每季度组织一次辖区内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例会,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及时分析、讨论疑难复杂纠纷调解方案和重点社区服刑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管理、帮教方案,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三)请示汇报制度每半年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应当第一时间立即请示汇报。(四)业务工作登记制度分类建立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各项业务工作台帐,全面、及时、准确登记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五)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1坚持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以上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工作,并按要求及时汇总、分析、报送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