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甲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6 分)如图,将光滑长平板的下端置于铁架台水平底座上的挡板P 处,上部架在横杆上。横杆的位置可在竖直杆上调节,物块沿平板从 Q 点滑至 P 点所用的时间 t 与夹角 θ的大小有关。若由 30°逐渐增大至 60°,物块的下滑时间 t 将()A.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B.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2.(6 分)“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纽扣正转和反转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 50r/s()A.10m/s2B.100m/s2C.1000m/s2D.10000m/s2第1页(共11页)3.(6 分)两足够长直导线均折成直角,按图示方式放置在同一平面内,EO 与 O'Q 在一条直线上,两导线相互绝缘,通有相等的电流 I,所产生的磁场在距离导线 d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则图中与导线距离均为 d 的 M、N 两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A.B、0B.0、2BC.2B、2BD.B、B4.(6 分)如图,一个原子核 X 经图中所示的一系列 α、β 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 Y()第2页(共11页)A.6B.8C.10D.145.(6 分)2021 年 2 月,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成功实施三次近火制动后,进入运行周期约为 1.8×105s 的椭圆形停泊轨道,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近距离约为 2.8×105m。已知火星半径约为 3.4×106m,火星表面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大小约为3.7m/s2,则“天问一号”的停泊轨道与火星表面的最远距离约为()A.6×105mB.6×106mC.6×107mD.6×108m6.(6 分)某电场的等势面如图所示,图中 a、b、c、d、e 为电场中的 5 个点,则()A.一正电荷从 b 点运动到 e 点,电场力做正功第3页(共11页)B.一电子从 a 点运动到 d 点,电场力做功为 4eVC.b 点电场强度垂直于该点所在等势面,方向向右D.a、b、c、d 四个点中,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最大7.(6 分)一质量为 m 的物体自倾角为 α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动。该物体开始滑动时的动能为 Ek,向上滑动一段距离后速度减小为零,此后物体向下滑动,到达斜面底端时动能为力加速度大小为 g。则()A.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