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营商环境 20 条”:6 大方面,126 个政策点!2018 年,是中国各地招商引资的“营商环境提升年”。近日,深圳正式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引发了各地的高度热议。该措施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参照,从贸易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政务环境、绿色发展环境和法治环境等 6 方面,提出 20 大改革措施、126 个政策点,着力在服务效率、管理规范、市场活力、综合成本方面,率先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一、营造更加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1、打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放宽外商准入限制。除法律已明确的限制性规定外,将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广至全市。凡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项目,切实做到法律上平等、政策上一致,实行国民待遇。落实国家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设立及变更备案事项一律自受理之日起 3 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加大利用外资财政奖励力度,符合省财政奖励条件的,市财政予以 1∶1 资金配套;外资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对市级财政年度贡献首次超过 1 亿元的,市财政按其当年对市级财政贡献量的 30%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奖励 1 亿元。放宽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许可。拥有港澳执业资格的金融、会计、规划、设计、建筑、医疗等港澳籍专业人士,经批准后可在全市执业。深化自贸区商事改革。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试点简化跨境商事法律文书流转程序,利用电子文书进行商事登记,推动深港两地跨境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在全市推广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跨境电子支票、跨境电子缴费等业务。2、突出深港金融合作。丰富前海金融开放创新政策体系,争取出台前海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政策,推进前海金融新一轮开放创新。探索符合条件的港资主体在前海发起或参与设立法人银行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探索放宽在前海设立港资保险公司条件。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探索在前海开展跨境人民币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探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前海开展跨境经纪、跨境资产管理业务,争取开展前海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参与境外证券期货和衍生品交易试点。3、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申报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推动深港共建高水平自由贸易港。实施 “一线全面开放、二线安全监管 ”制度。降低外贸企业负担。制定实施深圳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取消外贸企业舱单服务费。落实出口退税企业信用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