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底隧道施工工艺工法QB/ZTYJGYGF-SD-0502-2011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李海平1 前言1.1 概况水下隧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80~前 2160 年的古巴比伦,那时候古巴比伦就已经修建了一条穿越幼发拉底河的人行隧道。近代水底隧道始建于英国, 1807年英国在伦敦动工修建连接泰晤士河两岸的人行隧道。我国是世界上隧道修建数量最多的国家,隧道修建总长度也是世界之最。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中国水下隧道的建设领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态势。随着黄河、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地下空间的开发,海底隧道的相继修建,如南水北调穿黄工程、武汉长江隧道、浏阳河隧道、厦门海底隧道等,这些重大工程的先后开工,表明我国隧道施工开始进入穿越大江大河和海洋的时代。在工程领域,地下工程安全风险高于其他工程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而在地下工程中,水下隧道施工的安全风险又被认为是极高的。一旦出现大面积涌水或冒顶,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水下隧道的修建方法呈现多样性发展,以国内目前正在施工的隧道为例,广深港狮子洋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一般地铁过江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均采用钻爆法施工,广州生物岛的两个市政隧道采用沉管法施工,一些城市在穿越一些小型河流或湖泊时则采用围堰明挖法施工。本工法主要根据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的施工经验编写,介绍“掌子面预加固+铣钻法+全包型防水”等方法综合应用的一种工法。1.2 工艺原理隧道施工关键技术是防突泥突水,选择合理的开挖和支护形式。面对高风险隧道,未来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不断完善隧道综合支护技术,深入研究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并利用水平旋喷技术对拱部进行预加固;施工开挖采用铣挖、盾构等机械法施工。本工法适应的工艺核心技术及管理方面的工作原理如下:1.2.1 管棚加打小导管预支护防坍塌。11.2.2 玻璃纤维锚杆加固掌子面,防止掌子面失稳。1.2.3 以铣挖为主,弱爆破辅助施工,减少对围岩扰动,尽量保护围岩完整性。1.2.4 根据不同的围岩选择铣挖与弱爆破法组合,确定合理进尺。1.2.5 根据监控量测数据,确定合理的工序间距。1.2.6 合理选配精良的机械设备配套,专业的操作人员。2 工艺工法特点2.1 主要适用于岩石强度较低且节理裂隙发育的地层,特别适用于大断面软弱围岩隧道及隧道变形控制要求严等特殊要求的地段。2.2 掌子面超前预加固,可以实现大断面机械化施工。2.3 可提高开挖进尺,加快施工进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