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启示录》读后感首先,我为大学教育学教授的文风所吸引。作者为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台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毫无疑问,其肯定受到过严格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训练与熏陶,理论功底不容怀疑。但该书丝毫没要严肃的理论灌输,有的是我们熟悉的中小学教育的生动故事和案例。这些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有些我们感觉到了,也在反思和改进;有些我们往往熟视无睹,但一经作者描写和分析后对我们似有醍醐灌顶之感。作为大学教授,由于他有10年的小学教师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事例和经验,因而有助他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尤其在教学理论、教师效能、班级经营、学生心理辅导等方面的研究与培训上有着极高的造诣和成果。而我们大陆的大学教授,能够用如此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中小学教育教学故事,阐述相关教育教学原理和原则的恐怕难以寻觅到。这也是我们有些中小学教师害怕理论,对理论没有好感的原因之一吧。其次,我感受最深的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当时作者为学校代理辅导主任,为完成上级教育机关调查单亲家庭的情况以及协商应对策略,在教师晨会上提出希望各级任教师予以配合,在一个月内将各班的单亲家庭情况,以书面形式提供给辅导室做汇整。有几位教师窃窃私语:“这么简单的事情要一个月,未免太小看我们了”,“要是我的话不到三分钟就解决了。办事得用大脑想一想,行政人员的效率哪儿去了”。面对有些教师的不解,作者解释道:“我知道各位教师或许为了追求绩效、讲求效率,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小朋友,请注意听,爸爸死掉的请举手,妈妈不在的请举右手,爸妈离婚的请站起来。这样,三分钟就可以解决所有的调查问题,但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二度伤害。”我认为,这个案例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警示。由于人们平时工作繁重,时间紧迫,往往一天中要处理的事务相当多,因而迅速处理就作为工作的要领之一。但是,为了快速处理反而误了原本处理该项事情的原委和契机。遵循教育规律,这是我们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但现实第1页共10页中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的情况实在是为数不少,有的可能没有认识还情有可原,有的明明知道只是出于功利目的。所以有人认为,教育是把双刃剑,能够培养学生成人成才,还有可能毁灭学生的创造性、甚至伤害学生。我敬佩案例中的学校领导代理辅导主任,同时也敬佩按规律办事的教育机关,因为调查中给基层学校和教师一个月的时间意味着什么。第二篇:《腐败启示录》读后感《腐败启示录》读后感作者简介。何勇,男,汉族,1940年10月生,河北迁西人,1958年12月入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精密仪器与机械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腐败启示录》再次给我们党敲响了警钟。这本书从一个个高官的人生轨迹,揭示他们失去了共产党员本色的腐化堕落、贪图享受的可耻下场。通过翻阅这本书,我深刻地意识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性。这书利用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作为反面教材,在党员、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尤为及时,尤为必要,对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党纪国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都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历史的意义。就说王怀忠吧,一个孤儿,贫苦的乡亲们把他拉扯大,共产党把他培养成人,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其人生轨迹本来是应该辉煌、美丽的。王怀忠之所以违纪违法极其恶劣,之所以落得今天的下场,主要是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不能正确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忘记了党对他的培养,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王怀忠从1994年9月至2001年3月,在任XX市主要领导和XX省副省长期间,索取、收受贿赂共计人民币517万余元,并有价值480余万元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003年12月29日,XX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04年2月12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王怀忠被执行死刑。王怀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胡长清、成克杰之后的第三个被处以极刑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从王怀忠违纪违法的事实不难看出,他是一个被第2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