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 授课教案课题课型教材分析新授课课时专制下的启蒙1 课时班级高二本课是人民版普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专题六的第三节内容,该专题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为主题展开。本课上承第二节《神权下的自我》,下启《理性之光和浪漫之声》,属于对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属于欧洲历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把焦点主要放在了人在政治生活中的解放,过一种怎样的政治生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17—18 世纪,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是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发展;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于是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了时代的要求,一场思想上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首先在英国兴起。2、18 世纪的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出现了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他们崇尚理性,号召人们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3、在法国的影响下,欧洲大陆很多国家都兴起了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学情本课为必修课内容,授课班级为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有了较好的历史学习基础,因此在难度上略有增加,以适合授课的要求。但是,随着学习难度分析的增加,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增加趣味性,以吸引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课标要求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1、知识与能力(1)知识方面:了解启蒙运动的兴起背景;核心思想;知道霍布斯、洛克、孟德教学目标斯鸠、伏尔泰、卢梭、百科全书派的主要观点;(2)能力方面:比较上述思想家的主要思想的不同之处和相同方面;认识他们思想产生与各自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史料教学法,列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形成论从史出的能力;(2)对比归纳法,比较归纳主要思想家的观点异同;1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课 专制下的启蒙 授课教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他们批判专制,反对教权,呼唤理性,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等观点,在政治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明了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伏尔泰、孟德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