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授课主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内容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一节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通过本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人生观的基本理论,科学认识“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生活”“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等问题。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人生观的主要内容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讨论法2 学时人生与人生观;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案例】拿得起放不下的朋友圈【案例解析】:如今,智能手机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最新数据统计,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高达 13 亿人次,而随着时代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手机网民数量也逐渐递增。微信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并受到广大网友的推崇和喜爱。类似于微信的社交软件还有很多,比如微博、豆瓣、QQ、人人、抖音等,都为人们的日常社交提供了诸多便利。不过,也有人在享受互联网带来便利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手机和流量的附庸,沉浸在虚拟的网络社交圈中,甚至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脱节。习近平同广大青年学生座谈时曾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出正确判断、做出正确选择。”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沉浸于网络、在现实中不积极进取的人,和有着严格的自我控制能力、让互联网为自己所用的人,他们的人生观必然存在差异。正确行为的做出,关键在于对人生观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微信朋友圈这个案例,引导学生共同探讨类似的社交软件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讨论如何能避免互联网过度依赖等问题。通过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和事,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如何看待人生观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会在诱惑众多的互联网中理性做出选择。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这是萦绕在每一位大学生心头的青春之问。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样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大学生要学会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同青年大学生座谈时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