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月 12 号语文知识汇总文常板块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豪右,指旧时的富豪家族、世家大户;汉代以右为尊,所以习惯上称为“豪右”。B. 顿首,即以头叩地而拜,是古代交际礼仪;又常常用于书信、奏表中作为敬辞。C. 茂才,即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名讳,改为茂才,后世有时也沿用此名。D. 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城,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1. D. “ 师”单用,不可指国都,一般指老师、军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朔、元夕、岁首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描写的就是这一天的情景。B. 光院钱:唐末及五代时期翰林院对新任职官员或学生收取的礼钱。这里指陆扆新上任交的五百贯。C. 食邑:中国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盛行于周。又称采邑、采地、封地等。D. 道:行政区域的名称。始设于汉代,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2. A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元夕”表述错误,元夕是指正月十五。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封事: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为了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B. 关东:秦汉时指山海关以东地区,“沛公欲王关中”的“关中”则指其西地区。C. 水衡:官名,水衡都尉、水衡丞的简称。汉武帝时期所置,掌管皇家上林苑。D. 般庚:商朝君主,他继位后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史称“般庚迁殷”3. B 项,关东秦汉时指函谷关以东。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讳:古代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或称死去的君主、尊长的名字时,在名字前称讳,表示尊敬。B. 崩:君主时代称帝王的死为崩,类似称帝王死亡的词还有驾崩、崩殂、楚殂等。C. 国:旧时可以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文中的”国”指的是各自的封国封地。D. 壬子:古代采用天干和地支进行组合来记录年月日,文中的“壬子”用来纪日。4. B 项,“类似称君主死亡的词还有驾崩、崩殂、薨殂等”说法有误。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 不禄,庶人死称死。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陵寝是帝王死后安葬的陵墓,陵墓建成后,还需设置守陵奉祀的官员以及禁卫。B. “株”,本义树根,根与根间紧密相连,因而“株连”又指一人有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