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局纪委反腐倡廉教育思考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作出的反腐败斗争的重大决策。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内容分别是三个相对独立的子体系,同时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其中教育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的特征,它贯穿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对反腐倡廉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认识。一、要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反腐倡廉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必须长抓不懈、扎实有效。这些年,各地各部门、单位都十分重视反腐倡廉教育,把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单位反腐倡廉教育对干部思想认识触动还不是很大,教育的实际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因此,加强反腐倡廉教育,首先要丰富内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教育内容不能搞“一刀切”,要体现个性,因人施教,各有侧重,要针对不同岗位党员、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当前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教育:一是要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宗旨教育和从政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是把“双刃剑”,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才能自觉运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对领导干部,要突出“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给后人留什么”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二是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理想信念是鼓舞一个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腐败分子之所以蜕化变质,正是因为他们丧失了理想信念。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当前特别要加强对党章的学习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党章,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三是要在党员、干部中第1页共4页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之一。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们仍然要继续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力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和贪图享乐的思想;四是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是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基本准则,也是新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其科学内涵,带头做崇尚新风的表率;五是要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开展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法纪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能力。通过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一方面使各级领导干部知法纪、懂法纪、守法纪,增强法纪意识,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党内法规,促进廉洁从政;另一方面使各级领导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促进依法行政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二、要拓宽教育形式,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反腐倡廉教育是以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重点,促进各级领导干部遵章守纪、廉洁从政的一项长期性工作,只有不断拓宽教育形式,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使教育工作常抓常新,收到实效。反腐倡廉教育要改进教育的方式方法,就要创新教育模式,改变由过去“领导台上讲,党员台下听”的静态灌输式的单一模式,为动态互动式的多样化模式,要做到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反腐倡廉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和创新,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反腐倡廉教育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形势和要求,开展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