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 )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题和基础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2008 年是奥运年,人们不断听到“奥运年结婚、奥运年生子,有福气”的说法。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年份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于人的活动无关 4、2008 年 1 月 15 日,国家质检总局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了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今后,社会各界可以随时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专栏进行查询。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国家形象。这表明(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没有任何条件的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5、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 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 。这说明(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7、要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 ) 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