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孔平台网纹珩磨的评定方法和工艺实践 2010-2-6 16:49:00 来源: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发动机厂 阅读: 801 次 我要收藏 【字体:大 中 小】 缸孔的表面粗糙度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粗镗、半精镗、粗珩、精珩等多个步骤才能达到期望的质量,近年来,各发动机制造厂和机床制造商都在进行着缸孔表面加工新工艺方法的研究。本文重点介绍了缸孔平台网纹珩磨工艺的评定方法及其在发动机加工中的实际应用。 缸孔平台珩磨工艺及评定方法缸孔平台珩磨技术作为内燃机缸孔或缸套精加工的一种新工艺,初期主要用于高压缩比的柴油机,近几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汽油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平台珩磨技术可在缸孔或缸套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由具有储油功能的深槽及深槽之间的微小支承平台表面组成。典型的平台珩磨形成的表面如图 1 所示。 这种表面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良好的表面耐磨性; ● 良好的油膜储存性,可使用低摩擦力的活塞环; ● 降低机油消耗; ● 减少磨合时间(几乎可省掉)。 1、缸孔平台珩磨的工艺过程 为形成平台珩磨表面,在大批量生产时一般需要进行粗珩、精珩、平台珩磨三次珩磨,其作用分别是: ● 粗珩:预珩阶段,主要是要形成几何形状正确的圆柱形孔和适合后续加工的基本表面粗糙度。 ● 精珩:基础平台珩磨阶段,形成均匀的交叉网纹。 ● 平台珩:平台珩磨阶段,形成平台断面。 要想获得理想的表面平台网纹结构,对精珩和平台珩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因此将两个阶段合并成一次加工更为合理,通过设计成有双进给装置和装有精珩、平台珩两种珩磨条的珩磨头,能够实现一次装夹即可完成精珩和平台珩,消除了重复定位误差的影响,可以减轻前加工的压力和对机床过高精度的要求。 2、平台珩磨表面质量的评定方法 由于采用国际标准中的 Ra、Rz 等参数不足以精确表示并测量平台珩磨表面,因此,发动机制造商纷纷制定了自己的平台珩磨表面标准。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日趋完善,但至今没有统一的平台珩磨技术规范,由于一汽大众公司及一汽轿车公司均采用德国设备和德国标准,这里主要介绍德国用于评定平台珩磨表面质量的几个参数及相应标准。 (1) 均峰谷高度 Rz(DIN)(Meanpeak-to-valley height) 在滤波后轮廓的 5 个彼此相连的取样长度范围内局部峰谷高度 Zi 的算术平均值。即: 局部峰谷高度 Z 则是两条平行于中线的,在取样长度范围内通过轮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平行线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