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5.1,5.2酶和ATP——知识点

5.1,5.2酶和ATP——知识点_第1页
1/9
5.1,5.2酶和ATP——知识点_第2页
2/9
5.1,5.2酶和ATP——知识点_第3页
3/9
5.1,5.2 酶与ATP byh 1 考点1 酶的本质 酶本质的探索过程 巴斯德之前:发酵是纯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无关 ↓ 争论 巴斯德法国1857年提出:只有 参与才能进行发酵李比希德国认为:酵母细胞死亡裂解后由酵母细胞中的 引起发酵活酵母细胞 某种物质 ↓ 毕希纳(德国):获得含有酶的提取液,但提取液中还含有许多其他物质,无法直接对酶进行鉴定 ↓ 萨姆纳(美国):1926 年用丙酮作溶剂提取出了刀豆种子中的脲酶,并证明了脲酶是蛋白质 ↓ 切赫和奥特曼(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发现 RNA 也具有催化功能 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酶的本质及生理功能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 少数是RNA 合成原料 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合成场所 核糖体 细胞核(真核细胞) 来源 一般来说,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作用场所 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 生理功能 生物催化作用 作用原理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对照组:已 知 蛋白液+ 双 缩 脲试 剂― → 出现紫 色 反应。 实验组:待 测 酶液+ 双 缩 脲试 剂― → 是否 出现紫 色 反应。 拓 展 :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其他证据 ① 酶经 酸、碱 水 解后的最 终 产物是氨基酸。 ② 酶是具有一定空 间 结 构 的生物大分 子,凡 是能使 蛋白质变 性 的因 素 都可使 酶变 性 失 活。 ③ 酶和蛋白质一样 ,具有不 能通 过半 透 膜 的胶 体性 ④ 酶也有蛋白质所具有的化学呈 色 反应。 ⑤ 与蛋白质的分 子相 对量 相 似 、结 构 相 似 。 ⑥ 在 物理、化学因 素 的作用下 ,也可变 性 沉 淀 。 (2)证明某种酶是RNA 对照组:已 知 RNA 溶液+ 吡 罗 红 染 液― → 出现红 色 。 实验组:待 测 酶液+ 吡 罗 红 染 液― → 是否 呈 现红 色 。 拓 展 :证明酶是RNA 的其他证据 5.1,5.2 酶与ATP byh 2 将某种酶液用核糖核酸酶处理,根据酶液是否被水解予以判断。 应用指南 酶与激素的比较 酶 激素 来源 活细胞产生 专门的内分泌腺或特定部位细胞产生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固醇类、多肽、蛋白质、氨基酸、脂质等 生物功能 催化作用 调节作用 共性 在生物体内均属高效能物质,即含量少、作用大、生物代谢不可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5.1,5.2酶和ATP——知识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