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第一节概述一、沉积环境1、沉积环境沉积环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和生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一块地球表面”(Selley,1970)。大陆环境冲积环境湖泊环境沼泽环境冰川环境坡积和残积环境海陆过渡环境三角洲环境河口海岸环境海洋环境浅海陆棚环境半深海环境深海环境2、现代沉积环境的类型第一节概述过渡/海洋环境大陆环境大陆/过渡环境大陆环境大陆/过渡/海洋环境过渡/海洋环境第一节概述二、沉积相1、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洪泛平原曲流河道牛轭湖边滩(点砂坝)曲流河环境点砂坝与河道亚相:板状交错层理粗砂岩和含砾岩砂岩洪泛平原亚相:泥岩为主牛轭湖亚相:页岩或泥岩早期河流相第一节概述沉积相2、沉积相的分类同沉积环境,命名时将“环境”改为“相”,例如,河流环境—河流相三、指导思想1、将今论古thepresentisthekeytothepast今天的沉积环境=古代沉积环境今天的沉积相=古代沉积相第一节概述“将今论古”属于莱伊尔均变论的组成部分莱伊尔的均变论:A自然规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恒定的;B应该援引现在影响地球表面的过程解释过去的事件(时间均变);C地球变化是缓慢的、逐渐的和稳定的,不是剧烈或爆炸性的(速度均变);D地球形成以来基本一致(外貌均变)。——地质学原理(莱伊尔,1830)2、沉积相律只有横向相依的相,才能在纵向上相互叠置而没有沉积间断。第一节概述3、沉积相模式一定环境下形成的沉积岩或沉积构造的纵向序列模式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研究方法一、野外观察与测量内容1、岩石的颜色第二节研究方法2、岩石类型页岩和粉砂岩砂岩灰岩其他岩石第二节研究方法3、沉积构造羽状交错层理:海滩丘状交错层理:风暴岩第二节研究方法4、化石第二节研究方法4、古流向测量第二节研究方法5、沉积相剖面图测制相相代号相沉积构造厚度(vm)岩性第二节研究方法6、剖面素描图河漫滩—薄(约20cm)砂岩层决口扇?河道侧向加积面底砾槽状交错层理二、实验室分析与测定1、薄片鉴定第二节研究方法第二节研究方法2、粒度分析第二节研究方法三、综合解释相相代号相解释沉积构造厚度(vm)岩性海岸平原岩相=颜色+岩性+沉积构造例如黑色水平层理泥岩红色板状交错层理中粒砂岩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线形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天然水道的通称。在中国有江、河、川、溪、涧、藏布、郭勒等不同的称呼。曲流河网状河辫状河一、河流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曲流河高弯曲度河道单河道边滩牛轭湖辫状河低弯曲度河道浅河道心滩宽阔辫状带边滩牛轭湖心滩边滩与心滩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牛轭湖的形成过程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1)曲流河不可或缺的微环境:河底、边滩、洪泛平原可有可无的微环境:天然堤、决口扇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泥岩粉砂岩砂纹层理细砂岩槽状交错层理中—细砂岩板状交错层理中—粗砂岩含砾粗砂岩河床滞留沉积:下伏沉积物的“;砾石”点砂坝:自下而上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砂纹层理;自下而上,层理规模变小,粒度变小洪泛平原:块状层理为主,有时发育水平层理、干裂、植物碎屑、淡水生物、钙质结核、铁质结核曲流河相模式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发育天然堤的曲流河模式河道砂岩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2)辫状河第三节大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3)曲流河与辫状河相比较亚相类型位置与成因组成构造其他河床滞留河床底部,下蚀作用粗砂、砾石与泥砾叠瓦状排列边滩河道边部。侧向加积以砂为主以板状交错层理为主,见有平行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向上层理规模变小,粒度变细,见于曲流河心滩河道中,侧向加积,砾石与粗砂为主以大型槽状交错层理为主、见有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见于辫状河天然堤洪水期河水漫出河岸粉沙和泥为主砂纹层理和水平层理、干裂、虫孔几十厘米决口扇洪水期河水冲破天然堤细砂和粉沙砂纹层理、中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冲刷充填构造河漫滩河漫平原低洼处泥质粉沙、粉沙质泥块状、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干裂、雨痕、植物根叶牛轭湖曲流河截弯取直,侧向加积与垂向加积共同作用粉沙泥质沉积为主块状河流相中的亚相第三节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