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传感器和传感器的分类。 答:i、大体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类。 ii、按构成原理分: 1、物性型传感器:物理特性变化实现信号转换,如热、光敏电阻; 2、结构型传感器:利用结构参数变化实现信号转换,如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变气隙型电感式传感器。 iii、按输出信号表示形式分: 1、模拟式传感器:阻抗型(电阻、电容、电感等阻抗信号)、电压型(电压信号); 2、数字式传感器:直接编码式传感器、脉冲计数式传感器、频率式传感器。 2. 敏感器与传感器的区别。 1 、 敏感器:能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传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的装置或器件。 2 、 传感器:“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 3 、 二者异同:如果把传感器称为变换器,那么敏感器则可称作预变换器。敏感器与传感器虽然都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不是象传感器那样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3 . 测量误差。 一、 测量误差的表达方式有以下三种: 1、 绝对误差:测量值 x 偏离被测参数真值 A₀的程度 Δx; 2、 相对误差: 1) 实际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x 与被测量A₀的真值得百分比值; 2) 示值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x 与仪器的示值 x 的百分比值。 为减小示值误差,当选择仪器仪表量程时,应使被测量的数值接近满度值,一般使这类仪器仪表工作在不小于满度值 2/3 的区域。 3、 引用误差: 检测系统示值绝对误差Δx与仪表量程 L 之比值,称之为仪表示值的引用误差q,常用百分比表示; 二、 测量误差根据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1、 随机误差: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时,每次测量的大小和符号均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误差,简称随差。随差越小,精密度越高。 2、 系统误差: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值时,测量误差的大小和符号都保持不变,活在测量条件改变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简称系差。系差越小,测量就越准确。 3、 粗大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量时,明显的歪曲了测量结果的误差,简称粗差。粗差应该科学的舍弃。 4. 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区别。 1、 金属热电阻: 温度特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2、 半导体热敏电阻: 温度特性视类型而定; 5. 光电效应分类,光电传感器分类及对应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