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冰箱市场分析报告 1冰箱市场的发展历程 中国冰箱市场的起步至少比经济发达国家晚 25年左右,进入 80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强烈推动下,中国冰箱市场的拓展比任何国家都来得迅猛。然而,中国虽然人口众多,冰箱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各种资源条件的严重约束,使巨大的潜力市场难以很快转化为现实市场,而使冰箱市场处于相对饱和,从而引起国内生产厂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总的格局来看,中国冰箱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1.1市场启动、进口为主阶段(1978-1983)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人们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中国冰箱市场开始逐步启动。这一时期,中国冰箱市场呈现三大特点: ①市场的启动者是舶来品。当时中国的冰箱生产几乎接近零,1979年前后中国市场的冰箱几乎全为舶来品,直至 1983年,全国市场冰箱总销量为 25.0万台,其中舶来品为 6.2万台,占 25.0%; ②市场的启动明显呈区域推进型。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四大经济特区开始,以后开放了 14个沿海城市,开放地区率先接受了先进国家的消费习惯,收入水平也比其它地区上升得快,因此冰箱市场的启动首先是从这些地区开始的; ③消费者能接受的冰箱主要是低档的冰箱。当时市场上销售的冰箱除极少数从国外进口的双门冰箱以外,大多数是 160升以下的单门冰箱,价位在 700元左右。 1.2市场扩展、诱导生产阶段(1984-1988) 中国冰箱市场经过近 6年的启动以后,到 1984年进入了迅速扩张的时期。这一时期可谓是中国冰箱市场的鼎盛时期。从 1983年到 1988年,全国冰箱市场销售量从 25.0万台迅速扩大到了 733.5万台,年均扩张率高达 96.6%,几乎每年翻一番,其中 1988年一年就扩大了 323.2万台。其基本特点是: ①市场强烈诱导了生产。由于受市场的强烈诱导,全国各地纷纷从国外引进生产线,生产能力剧增,同期,全国冰箱产量从18.8万台上升到757.6万台,年均递增率高达109.3%,其中1988年一年就增加了356.3万台; ②市场始终呈“卖方市场”状态。除 1988年以外,这一时期全国冰箱消费需求规模始终大于生产规模,在市场上,不论商品品牌,不论产品质量,不论功能款式,都能从市场上卖出去,以至屡屡出现罕见的排队“抢购风”; ③品牌混杂,生产秩序混乱。据统计,1988年底全国冰箱生产企业多达400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一起上,生产秩序极其混乱,冰箱品牌多达几百个,劣质产品充塞市场; ④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