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课题: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2•理解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推广形式。3.掌握利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点方程的解题思路。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教学难点:应用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列节点方程。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具:PPT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策略(一)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串联、并联以及可以用串并联化简的混联电路,1 这些都是简单的直流 1 电路。ER111叫1R3提问:此电路的电阻之间的连接方式是否是串联,并联或者混联呢?是否所有的电路都E1叫E2叫R31可以用串并联方式分析和解决呢?现在我 1 们来看下面这个图:结论:我们就称这种不能用串并联方式分析和求解的电路为复杂电路。显然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无法解决复杂电路问题,那么我们就要寻找可以分析和解决复杂电路的方法,这一难题,早在 1847 年,就被 21 岁的基尔霍夫(德国科学家)成功地解决了。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二)新课讲授: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C(即“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即“第二定律”,在学习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之前,为讨论问题方便先学习几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电路名词:板书课题提问:判断图一有几条支路?有几个节点?有几个回路?有几个网孔?强调注意1. 支路:电路中的每一分支叫做一条支路,一般是由一个或几个电路元件相互串联而成。2. 节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汇交点。3. 回路: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路径叫做回路。在每次所选用的回路中,至少包含一个没有选用过的新支路时,称这些回路为独立回路.4. 网孔:内部不包含其他支路的回路。电路中网孔数等于独立回路数.(网孔一定是回路,但回路不一定是网孔)请问:下列电路有几条支路、几个节点、几个回路、几个网孔。二.基尔霍夫第一定律(KCL)——节点电流定律1. 依据原理:电荷守恒定律,即电荷既不能凭空创造,也不能凭空消失。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简称 KCL,又称节点电流定律:在任一瞬间,流进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这个节点的电流之和2、表达式:I 入二 I 出3、注意:列写 KCL 方程时,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4、表达式:1=0分析过程:1、演示实验 2、虚拟仿真验证5、实验结论:I 入二 I 出(一)研究:如图所示,A 点为某电路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