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纳税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7 页例7、“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六第2-3 题。 教材分析: 纳税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是本节课教学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 学情分析: 纳税方面的知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会与纳税发生联系。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纳税方面的知识,并让他们知道纳税的普遍性、以及公民纳税的意义和纳税对我们民众的好处。对于六年级第二学段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五年的数学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计算能力,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针对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已经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再次应用与深入学习。本班学生课堂表现有点沉 闷 ,所以在本课环 节要注 意发挥 学生的主观 能动 性,进一步 提 高 学生学习的积 极 性和学习兴 趣 。 教学对象:六(6)班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教学难点: 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理解税率的含义,学会解答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新课: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小明和张阿姨之间的对话故事,让学生说说对话的讨论的问题。提问:你知道关于纳税方面的知识吗?(学生说出纳税、税率、营业额等答案。)交流后出示: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用于发展经济 、国防、科学、文化、卫生、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以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任何集体和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