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发表时间:2014-06-19井点降水: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四周预先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在基坑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利用抽水设备不断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到坑底以下,直至土方和基础工程施工结束为止。井点降水有两类:一类为轻型井点(包括电渗井点与喷射井点);另一类为管井点(深井泵)。 对不同的土质应采纳不同的降水形式,表 1.16 为常用的降水形式。表 1.16 降水类型及适用条件轻型井点(图 1.17)就是沿基坑周围或一侧以一定间距将井点管(下端为滤管)埋入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经滤管进入井管,经总管不断抽出,从而将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轻型井点法适用于土壤的渗透系数为 0.1~50m/d 的土层中;降低水位深度:一级轻型井点 3~6m,二级井点可达 6~9m。轻型井点设备由管路系统和抽水设备组成。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等。 滤管(图 1.18)为进水设备,其构造是否合理对抽水设备影响很大。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轻型井点的布置当基坑或沟槽宽度小于 6m,水位降低深度不超过 5m 时,可用单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一般不小于沟槽宽度(图 1.19)。在考虑到抽水设备的水头损失以后,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不超过 6m。井点管的埋设深度 H(不包括滤管)按下式计算(图1.19(b)): H≥H1+h+iL (1.14)式中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m; h——基坑中心处坑底面(单排井点时,为远离井点一侧坑底边缘)至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一般为 0.5~1.0m; i——地下水降落坡度;环状井点为 1/10,单排线状井点为 1/4; 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单排井点中为井点管至基坑另一侧的水平距离),m。 如宽度大于6m 或土质不定,渗透系数较大时,宜用双排井点,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图 1.20);为便于挖土机械和运输车辆出入基坑,可不封闭,布置为 U 形环状井点。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一级井点系统达不到降水深度时,可采纳二级井点,即先挖去第一级井点所疏干的土,然后在基坑底部装设第二级井点,使降水深度增加(图 1.21)。2、轻型井点设备井管:φ38、φ51,长 5~7m(常用 6m),无缝钢管,丝扣连滤管;滤管:φ38、φ51,长 1~,开孔 φ12,开孔率 20~25%,包滤网; 总管:内 φ75~100 无缝钢管,每节 4m,每隔 0.8、1 或有一短接口;连接管:使用透明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