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生产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XX 县区 2016 年烟叶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为将计划资源向生态优越、基础条件好、适度规模地块集中,向设施配套完善、便于机械化作业的植烟村集中,淘汰病害重、地块零散、水源土质不适宜、设施配套差的植烟地块,进一步优化种植布局,提升烟叶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规划及调整原则 2016 年 XX 县区为进一步提高烟叶质量,本着“方市大调、土庄微调、合理轮作、打造重点方片”的原则进行烟田布局优化,全市优化不适宜种烟的基本烟田 2866 亩,新增宜烟基本烟田 2739 亩,可控烟田面积 18477 亩(通过地方党委政府流转的土地面积 6956 亩,占 37.6%,通过植烟村流转的土地 11009 亩,占 59.6%,烟农自己流转的土地面积 512 亩,占 2.8%),其中方市烟站 12558 亩,土庄烟站 5919 亩;全市现已落实到户烟叶面积 10203 亩,轮作面积 8274 亩,其中方市烟站已落实烟田6569 亩,轮作田 5989 亩,土庄烟站已落实烟田 3634 亩,轮作田 2285 亩。分布在 3 个植烟乡镇,37 个植烟村,共 74 个植烟户。(见附表) 二、根据土壤条件及烟叶生产情况,淘汰不适宜地块 2016年,XX 县区根据 2015 年烟叶生产情况,重点对土壤类型不适宜、病害重及路边插花田地块进行了优化。(见附表)1.根据高密土壤质地调查情况,淘汰井沟镇公路以北全部的砂姜黑土地块35 块,面积 1803 亩,其中薛家老庄 703 亩,后院头 178 亩,东田 280 亩,刘家庄 200 亩,徐家庄 162 亩,前田 254 亩,高戈庄26 亩。 2.结合 2015 年病虫害调查情况及烟叶生产情况,重点优化了黑胫病、根结线虫病虫害发病重、涝洼地块 31 块,面积 854亩。其中逄戈庄 38 亩,刁家庄 68 亩,东屯 80 亩,后方市 168亩,刘戈庄 86 亩,杨家岭 75 亩,高戈庄 26 亩、刁家庄 117 亩,逄戈庄 196 亩。 3.按照规划重点方片的原则,对大片烟方中的插花田和沿路边不适宜烟田进行了重点优化,共优化烟田 17 块,面积 205亩,其中郑家村 100 亩,董家庄 105 亩。 三、优化调整重点方片,打造水城村、杨家岭新线路 2016年,在确保土庄烟站王家大庄千亩方稳定前提下,东注沟不再作为重点线路,重点打造方市烟站杨家岭和水城村两个大片烟方,实施成方连片规模化种植管理。其中规划杨家岭植烟面积710 亩(新增生茬 200 亩),并计划在该村规划提灌站 1 处,规划水城村植烟面积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