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题(含答案)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七夕节2、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3、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B、中午C、傍晚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7、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A)A、十个 B、十二个8、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A、颐和园 B、圆明园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A)A、象形字 B、表意字10、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C)A、文章 B、画作 C、乐曲11、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A)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12、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C)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13、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数量 B、政治地位14、“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15、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A)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1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A)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17、“美”字最初的含义是:(B)A、羊大即为美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B)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19、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A)A、干 B、戈20、《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B)A、花旦 B、青衣21、《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 B、崇尚 C、官名22、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 73 和 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A)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23、“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