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杨彦花教学内容:体积与体积单位设计理念: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及体验来感悟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先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后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学情分析:“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由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跨越。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为此要加强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建立单位体积大小的概念。(3)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并看它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联想、表达,强化对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的感知,初步形成对体积单位大小比较明确的表象;(2)能够进行比较,体验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的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看个视频播放乌鸦喝水。这是乌鸦喝水的故事,谁能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呢?师:为什么放进去石头就能喝到水了呢?(这里让学生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师:到底是不是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水就上升了呢?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2.探究新知师:取两个大小一样的杯子,里面加了相同的水,现在我要把这块石头放进 1 号杯中,观察发现了什么?(1 号杯水面上升)说明了什么问题。(体会鹅卵石占了空间)师:现在我把另一块石头放入 2 号杯中,继续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号杯中的水高于 1 号杯中的水)有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 号杯中的石头大于1 号杯中的石头)(体会大鹅卵石比小鹅卵石“所占的空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