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选文] 孟子少时,诵(1),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3)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4)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讠宣矣。 [注释](1)[诵]背诵。少(sh4o):小时候。③辍(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④諠(xu1n):因为分心而遗忘。⑤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⑥戒:警告。⑦自是:从此。 译文:孟轲小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织布。小孟轲突然停止背书,然后再背诵下去。(发现这种情况),小孟轲的母亲知道他是因为分心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途停止背书?”小孟轲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忘记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小孟轲的母亲拿起刀割断她织的布,用这种方法来警告他(读书不能半途而废)。从此以后,小孟轲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释](1)[媪]ǎo,年 老的妇 女 。(2)[卒]完 成。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 有完 成好 自己的功 课 就 出 去玩 了。他路 过一条 小溪,见 到 一个 老妇 人 在那 里磨一根 铁棒 ,李白感到 奇 怪 ,于是就 问这位 老妇 人 在干 什么。老妇 人 说:“要 把这根 铁棒 磨成针。”李白十 分惊 讶 这位 老妇 人 的毅 力 ,于是就 回去把自己的功 课 完 成了。那 老妇 人 自称 姓武。现在那 溪边 还有一块 武氏岩。 后人 所说的“只 要 功 夫 深 ,铁棒 磨成针”即 指此事 凿 壁 偷 光 (《西 京 杂 记》) [选 文 ] 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 1) , 衡 乃 穿 壁 ( 2) 引 其 光 , 以 书 映 光 而 读之 。 邑 人 大 姓 文 不 识 ( 3) , 家 富 多 书 , 衡 乃 与 其 佣 作 而 不 求 偿 。 主 人 怪 而 问 衡 ,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