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美术老师学习“有效教学 和谐课堂”心得体会新课程改革后的美术课无论从形式和内容、从教与学的变化等方面都倍受美术老师们关注和重视。课程改革不是—个简单的方案验证,而是一个充满探究、制造和建设的实践过程。它需要老师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而我个人在学习了《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教材之后,也深有感触,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引发了几点思考。 从我区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来看,教与学的水平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使沉闷的课堂焕发了活力,教学形式也变得灵活多样。但形式的多样并不全都意味着教学效果的提高。 从当前教材的使用来看,美术老师还存在过多依赖教材内容和完全脱离教材的两种倾向,其中又以借用教材课题、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而自主开发者居多。客观来讲,老师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是值得欣赏的。然而,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当前的教材是由美术和教育两个领域的专家及各地优秀老师根据课程标准共同编写并经权威部门审核后才投入使用的,其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肯定强于老师个体。当然教材也不是需要我们绝对服从的“圣旨”,电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师完全有理由依据教材作灵活运用,根据各区域、学校乃至学生的特点作适当调整,以优化教材处理。“生搬硬套”不可取,“摒弃不顾”亦不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在不断实践、磨炼中得到进展,转而成为可利用的资源,所谓“用活教材”意义深远。作为一名美术老师,假如把片面依赖教材、根据“教参”上课看成是缺乏教学智慧或没有创新,那完全脱离教材根据个人想法授课充其量只能算是“自不量力”,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实,任何版本教材中都有许多值得讨论或商榷的地方,老师在合理使用教材的情况下能从美术的角度讨论其课程内容,然后对当代文十七有足够认识,对教材内容加以调整、补充、拓展和延伸,这样或能使美术课更富有内涵,产生更高的效益。 在美术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倡“发挥学生主体性”与“尊重学生天性”等新课程主张,但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习正确的方法,换言之,教学评价具有对问题、方法的指导性意义。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犯了错的人应当受到惩处。但是他们之所以受惩处,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他们日后不去再犯。”对这句话的解读运用到美术教学实践中,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