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本地振荡器设计实验报告_通信电路

本地振荡器设计实验报告_通信电路_第1页
1/11
本地振荡器设计实验报告_通信电路_第2页
2/11
本地振荡器设计实验报告_通信电路_第3页
3/11
1 通信电路实验报告 报告内容: 第一部分 预习报告 附: 原始数据记录 第二部分 终结报告 第三部分 联调报告 第四部分 实验总结 王璟 2001010224 无 32 2007.06.28 2 第一部分 预习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培养设计、制作、调测振荡器的能力。 3、学会对电路性能进行研究。 【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串联型晶体振荡器(克拉泼或西勒电路),工作频率在 14MHz 左右,本实验所选晶体为 14.31818MHz; 2、振荡器的工作点连续可调,调节范围满足:0.5mA=800mV。 【实验原理】 1 、晶体振荡器原理 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和反压电效应对正弦振荡频率进行控制的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很高。频率稳定度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 10-4~10-6。 利用石英晶片压电效应制成的谐振器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就被控制和稳定在石英片的机械振动频率上,稳频度可以达到 10-5 以上。晶体振荡具有多谐性,除了基频振动外,还有奇次谐波的泛音振动。 2 、晶体振荡电路 ○1、并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电路中晶体代替三点式振荡器中的电感;晶体在振荡环路中起高 Q电感器的作用。如: 3 ○2、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电路中晶体起高 Q短路器的作用。 电路的结构图 等效电路图 ○3、泛音晶体振荡器: 20MHz以上的更高的工作频率时,一般均采用泛音晶体,泛音次数通常选为3~7次泛音。振荡环路中必须包含两个振荡回路:其中一个作为放大器的选择性负载,即作泛音选择电路,该电路仅在所限定的泛音振荡频率上符合振荡的相位(或振幅)平衡条件。泛音选择电路设计在 n次泛音和(n-2)次泛音之间。 【实验电路设计】 晶体振荡电路有两种实现形式,即串联型和并联型。在串联晶振电路中,晶体起着高 Q 短路器的作用;而在并联晶振电路中,晶体起着高 Q 电感器的作用。本实验采用了前一形式的电路,原因在于串联晶振电路的工作点可方便地由分压电路来调节,且其起振调节比较方便。可先将晶体短路后将三点式振荡电路调谐在晶体的串联谐振频率点上,然后将晶体接入电路即可。 具体电路如下: 4 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整个电路是一个共基接法的反馈振荡电路,晶振在其中当高Q 短路器的作用。电阻R4 和R3 用来调整晶体管的直流工作点,使其工作在放大的状态。C3 是旁路电容。交流情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本地振荡器设计实验报告_通信电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