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色金寨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第二将军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寨是立夏节起义(又称商南起义)的爆发地、六霍起义的主要区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地和中心区域,是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主要发源地。抗战时期,金寨是安徽省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战斗足迹。战争年代,金寨 10 万儿女为国捐躯。建国初期,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金寨境内又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 10 万亩良田。10 万老区人民告别世代生存的家园移居他地。这 3 个“十万”,不仅谱写了金寨人民牺牲与奉献的壮丽凯歌,更是金寨人民的光荣与骄傲。燎原星火,两大起义早在 1920 年,金寨燕子河的燕溪小学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蒋光慈、詹谷堂等一批进步人士相继加入党组织。蒋光慈是金寨白塔畈人,1920 年经陈独秀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与刘少奇、任弼时一起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 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是著名的革命文学家,著有《少年飘泊者》《短裤党》等 30 多部优秀作品。在胡耀邦、习仲勋、陶铸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记和回忆录中都曾提到:他们走上革命道路,受到过蒋光慈作品的积极影响。1924 年 8 月,詹谷堂在金寨汤家汇的笔架山农校建立起六安市内第一个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金寨革命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篇章。1929 年 5 月 2 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金寨吴家店穿石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原计划在中秋节举行的起义提前到立夏节。5 月 6 日,农历立夏节夜晚,打入丁家埠民团任教练的周维炯利用过节时机,巧作安排,里应外合灌醉了民团队长,夺取了敌人枪支,起义首告成功。接着,吴家店、斑竹园、南溪等十几个暴动点也取得胜利。5 月 9 日,各路起义队伍会师在金寨斑竹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这是金寨境内成立的第一支主力红军队伍。第二天,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和红三十二师在斑竹园文昌宫召开会议,确定了积极和鄂东取得联系,共同开创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积极向东发展,和皖西党组织取得联系,支援皖西地区武装起义等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党的领导下,红三十二师接连取得胜利。1929 年 12月,红三十二师攻下了河南商城县县城,这是红军在河南省攻下的第一座县城,在全国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