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的调试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如设计原理错误、焊接安装错误、元器件参数的分散性、装配工艺等),安装完毕的电子电路需要通过测试来发现、纠正、弥补各种错误或缺陷,并进行参数调整,通过一系列的“测量-判断-调整-再测量”的反复进行过程,使其达到预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这就是电子电路的调试。为了使调试顺利进行,设计的电路图上应当标明各点的电位值,相应的波形图以及其他主要数据。 1 .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1 )技术文件准备:电路(原理)图、方框图、印制电路板图、调试工艺(参数表和程序)、器件手册或说明书等文件的准备。 要求掌握上述各技术文件的内容,了解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各参数的调试方法和步骤等。明确电路调试的目的和要求达到的技术性能指标。 (2 )仪器设备准备:要准备好测量仪器和测试设备,检查是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检查测量仪器和测试设备的功能选择开关、量程档位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尤其要注意测量仪器和测试设备的精度是否符合技术文件规定的要求,能否满足测试精度的需要。调试常用的仪器有:万用表、稳压电源、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需要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测试方法,熟练使用测量仪器和测试设备。 2 . 调试的主要步骤 调试方法通常采用先分调后联调(总调)。我们知道,任何复杂电路都是由一些基本单元电路组成的,因此,调试时可以循着信号的流程,逐级调整各单元电路,使其参数基本符合设计指标。这种调试方法的核心是,把组成电路的各功能块(或基本单元电路)先调试好,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调试范围,最后完成整机调试。采用先分调后联调的优点是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新设计的电路一般采用此方法。对于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微机系统的电子装置,更应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调试。因为只有把三部分分开调试后,分别达到设计指标,并经过信号及电平转换电路后才能实现整机联调。否则,由于各电路要求的输入、输出电压和波形不符合要求,盲目进行联调,就可能造成大量的器件损坏。 除了上述方法外,对于已定型的产品和需要相互配合才能运行的产品也可采用一次性调试。 按照上述调试电路原则,具体调试步骤如下: (1)通电前检查 调试前要检查被调试电路是否按电路设计要求正确安装连接,有无虚:焊、脱焊、漏焊等现象,检查元器件的好坏及其性能指标,检查被调试设备的功能选择开关、量程档位和其他面板元器件是否安装在正确的位置。经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