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工作原理与维修及IGBT 管型号和主要参数 第一单元 电磁加热原理 电磁炉是一种*电磁场加热食物的灶具。 我们知道:家用电器中的变压器工作时,铁芯会发热,如图 1 所示。为防止发热过多,浪费电能,铁芯用导磁率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以减小涡流的热效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理论和实践证明:涡流与磁感应强度成正比,与交流电频率的平方成正比。因此,电磁炉要达到一定的热交换功率,必须有能产生高磁感应强度的交变磁场线圈,还必须提高交流电的频率以提高涡流功率。一般情况下,流过电磁炉线圈的交流电频率在 15KHZ——30KHZ 之间。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当线圈中通过高频电流时,线圈周围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在高频交变磁场的作用下,铁质锅底中产生强大的涡流,锅底迅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达到加热目的,其工作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线圈中形成15KHZ——30KHZ 的高频电流,电磁炉中设有变频电路,就是将整流滤波后的直流电变换高频交流电,其电路原理简图如图3 所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当220V 交流电经DB1 桥堆整流、L1 和 C1 滤波后,形成+300V 左右的直流电压,经线圈L2 加到 IGBT 的漏极上,当开关脉冲高电平到达 IGBT 的栅极时,IGBT 导通,内阻很小,电流由 DB1 的“+” -- L1 -- L2 --IGBT 漏极 --源极 --地---DB1 的“—”极,把电能转化成磁能储存在加热线圈中。当开关脉冲低电平到达 IGBT 的栅极时,IGBT 截止,由于 L2 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突变,只能通过 C2放电,即给 C2 充电,把磁场能转化成电场能,随后电容 C2 又向 L2 放电,如此周而复始,形成谐振,直到下一个开关脉冲高电平到达 IGBT 的栅极时,又重复上述过程。L2 线圈产生的高频磁场,于是在铁质平底锅底便产生了强大的涡流,锅底迅速发热,加热结圈中的电磁能转化成为热能。 常用的几种加热器具对照表: 加热器具 液化器炉 普通电饭锅(电炒锅) 电磁炉 加热方式 气体燃烧加热(热传导) 电流通过电阻后发热(热传导) 电磁感应,锅自身发热 效率 40%——50% 50%——60% 高于80% 有无有害气体 有 无 无 安全系数 低 中 高 缺点 效率低、安全性差 效率低 电路复杂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电磁炉特殊元器件介绍 一、陶瓷板:陶瓷板是微晶陶瓷板的简称。主要作用是承载加热锅。处于加热锅底下面。 二、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又称为发热线圈,但它不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