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与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 邱维诚 人到中年,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免疫力在逐渐减退,有些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生活习惯、职业、大气污染、吸烟、油烟、基因遗传、隐性感染等因素,使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 由于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和保健制度的不断完善,定期体检已成常规,因此每年有较多的肺小结节病变被查出,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于肺部发现的孤立小结节,被检出者很忧虑,医师也一时难下定论。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统计和本人的临床经验,对肺部小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作一粗浅的表述,以供参考。 根据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王俊教授对 390 例肺孤立性结节手术结果分析,直径小于5m m ,恶性占 37%。5-10m m ,恶性占 45%;10-20m m,恶性占 65%;20-30m m ,恶性占 80%,说明小于5m m 的病灶大部分为良性病灶,直径>20mm ,则绝大部分为恶性病变。 病灶大小与名称:直径<4m m,称粟粒样结节,5-9m m 称微结节,10-20m m 称肺小结节。 对体检中发现肺部有结节的,我们应作下列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一、胸部 CT 普查,一般用胸部 X 线平片,如有可疑病灶,可作痰找脱落细胞和胸部 CT。有CT 平扫及平扫+增强,高分辨率薄层 CT,CT 血管成像,CT 仿真内径等。CT 增强扫描可显示增强结节及其边缘部分的微小血管结构,切薄层,做增强,测数据等来评估肺小结节的良恶性, 2 主要从结节的外形、密度、边缘及钙化灶与周围关系等方面来了解肿块的性质。 良 性 恶 性 外 形 圆形 分叶状,如土豆样,桑葚状等 密 度 均匀 不均匀,小结节堆积,支气管形成的小管、小泡、小洞 边 缘 光滑 有短毛刺,肿瘤血管增强及微小血管狭窄、扭曲、截断。近胸膜病灶有胸膜凹陷征或牵拽现象。 钙化容积 >20% <20% 病灶增强前后值差 <30Hu 30~50Hu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CT 主要表现是磨玻璃样结节(GGN),在 CT上的病变部位肺密度模糊增加,在病灶内仍可见肺实质有血管及支气管影的磨玻璃样影(GGO),它由多种原因造成,如炎症,不典型腺瘤样增生、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混合肺小腺癌等。部分伴有实性结节的为混合性磨玻璃影(GGN),癌结节成分大于 50%,可能为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病理上属于原位癌,五年生存率可达 100%。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是细支气管肺泡癌(BAC)腺癌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