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全国花卉产业建设工作总结对于花卉业者来说,2024 年至 2024 年,是主动进取、勇于开拓的 5年,是让人欣喜兴奋的 5 年。其间,我国花卉产业快速进展,花卉生产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从而确立了我国花卉生产大国的地位。自今日起,本报将用数字说话、以事实为例,全面呈现“十五”期间我国花卉业取得的成就。 “十五”是我国花卉产业跨越式进展的 5 年,与“九五”相比,生产规模快速扩大,龙头企业快速崛起;基地栽培设施得到很大改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产品产量和品质大幅提高;花卉流通领域进展快速,扩大了内需和出口,初步形成由批发、零售和拍卖市场组成的专业化流通体系。 花卉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生产规模、产值快速增长。 据统计,截至 2024 年底,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 64 万公顷,比“九五”期末的 15 万公顷增长 326.7%。其中,种植面积 5 万公顷以上的省有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四省,2 万公顷以上的有河北、山东、湖南、甘肃等省。我国花卉面积已占世界花卉生产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十五”期间,我国花卉生产经营水平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规模效益明显,到 2024 年底,年销售额 431 亿元,比“九五”期末的160 亿元增长 169%。年出口额稳步增长,达 1.4 亿美元,比 2000 年增加 5 倍。 2、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提高。 一是花卉经营实体数量大幅增加,全国花卉企业由 2000 年的2.2 万个增加到 2024 年的 5.3 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达 6700 多个〔生产规模在 3 公顷以上或年营业额在 500 万元以上〕,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五省拥有的花卉企业都在 1000 家以上。辽宁、甘肃两省是“十五”期间花卉产业快速崛起的典型省份,“九五”期末,辽宁有花卉企业 47 家,甘肃有 30 家,到 2024 年分别进展到 792 家和500 家,均增长约 17 倍。山东省从“九五”期末的 483 家增加到2680 家,增长 5.5 倍。 二是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十五”期间,北京、山东、广东、福建、云南等省区涌现出一批千亩以上的大型龙头企业,使花卉生产经营由小而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迈进,如云南玉溪明珠百合集团,是由三家百合生产企业组建的集团公司,2024 年出口百合鲜切花占全国出口日本总量的 80%。 三是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重点花卉省区以多种形式鼓舞企业和个人投资花卉业,消灭国有、民营、个人、外资都在涉足花卉生产经营,形成多部门、多行业、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