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心得体会刚拿到《活法》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很直白很通俗,从网络资源上了解到作者稻盛和夫本人的个人经历和成就,这些经历堪称“传奇”。怀着对作者的崇敬和好奇完成了《活法》这本书的阅读。读毕颇有感触,现将阅读过程中印象深刻的感触记录如下:一、心想事成。在确定做一件事时,假如确定下来就要仔细去考虑,在考虑过之后去落实,这是一个几乎对所有人来说都认可的做事顺序。读了《活法》之后,我对此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对一件事有了初步想法之后,首先要做的并不是冒然行动,而是在心中要有一个全过程的演绎,在此暂且叫做“思维演绎”吧。只有在反复思维演绎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深化的对此进行分析,做到无微不至和全面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来实现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以便于思考过程能够牢记于心。每一个成功的想法必定会有无数的细节需要考虑,因为“细节决定成败”、“最后 1%的细节决定了竞争力”。最终的效果要达到整个执行实施的过程必定根据思维演绎过程中出现的某一种情况来发生。这就要求反复的演绎和推敲,让事情根据自己的预期发生。二、倾听现场。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演绎,辅以理论支撑就到了实施的阶段,在实施阶段就要深化现场、扎根一线,在现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书中提到问题永远在现场,这也印证了毛泽东中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倾听现场的声音、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才能掌握事物进展的规律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什么是现场本人认为现场就是推动事情向前进展的主阵地。所以现场有解决问题的所有答案,其关键就是要有一个求真的心理冲动和实际探究行动。三、平和心态。当专注做一件事情时很重要的就是心态要平和,尽量避开注意力被其他的事情干扰或者能够做到迅速调整心态。在工作过程中难免遇到外界和工作上遇到挫折的干扰,这就要求我们要练就能够保持平和心态和迅速调整的能力。假如稻盛和夫先生在当时困难条件下与其他同事一样选择牢骚和辞职,我们或许将看不到一位有着如此传奇经历的“企业管理大师”。正是他能够潜心工作、避开干扰和迅速调整才能够铸就人生辉煌。现如今,大多初入职场的职场小白,之前的“天之骄子”并没有培育工作中较强的受挫能力,遇到问题并不能正确看待,甚至选择躲避。其关键的原因就是心态不能平和,不能沉下心去,不能把重心放在工作上去。四、锲而不舍。与上文表述一致,遇到问题不仅不能选择退缩,更重要的就是能够做到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