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酰脲类及格列奈类降糖药物的循证医学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内分泌科吴鸿思考用于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者的药物?可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格列美脲与磺脲类受体几亚单位结合?格列奈类药物的作用?VADT、ACCORD、ADVANCE 研究结果提示不应忽视什么?老年糖尿病不应推荐的药物?哪个药物属于第三代磺脲类药物?格列美脲最大剂量是多少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概述一磺酰尿类的药物的发展史导读:三代的磺脲类药物由于它的分子结构有一些差别,导致了降糖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怎样在临床上安全使用磺脲类的药物呢?1 1955 年,磺酰脲(sulphonylurea,SU)类降糖药问世对氨苯磺酰丁脲(carbutamide),但由于其毒性作用大而被淘汰。2 1956 年,第一代的 SU 类口服降糖药——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3 1966 年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吡嗪等新剂型。4 第三代 1997 年,被称为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的格列美脲研制。二磺酰脲类降糖药物的结构差异1、磺脲类的药物包括甲磺丁脲,格列丙嗪,格列苯脲,格列美脲这几类的药物,它有一个共同的结构是具有磺酰脲基团,另外它还有一个苯甲酰基团,在这些结构中有一些微小的分子差异,导致了它可以与受体的结合或解离,在临床上也可以观察到降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有显著性的差异,这主要是三代磺脲类药物之间在结构上的变异,其次还有一个机制上的变异。我们以第三代的磺脲类的药物格列美脲为例来看一下结合的机制上有什么样的差别。第三代的磺脲类药物磺脲类受体的结合与传统的磺脲类药物不同,它结合的部位是磺脲类受体的 65kd 亚单位,而传统的磺脲类药物它是在 140kd 亚单位来结合的,这个 65kd 的亚单位由于分子量比较小,就导致了格列美脲与磺脲类受体结合的速度比较快,同时它也可以迅速的解离,这一点就适应了我们在降糖上需要的快速降糖以及减少低血糖发生的作用。在国外的研究中提示的格列美脲和格列苯脲相比,与 BET 细胞磺脲类受体结合动力学特征和解离动力学的特征可见:第三代的磺脲类药物比传统的磺脲类药物相比减少低血糖的发生优势更明显。2、非磺脲类胰岛素主要是格列奈类,这包括那格列奈,美格列奈,和瑞格列奈,这三类的药物的差异美格列奈和瑞格列奈在结构上与格列苯脲有相似之处,它主要是称为一个没有磺脲类集团的格列苯脲,其中瑞格列奈更是美格列奈的一个延伸物,在美格列奈的结构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小的改动,形成了一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