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扎实的“补牢”人 -----听国学讲座心得体会国学经典蕴含着传统美德,一些经典的文学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孩子们的人格、素养。 近年来,国学经典进校园犹如教育改革的春风,唤醒了教育者们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方法是每个老师的渴望。带着这种渴望。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育灵童小学国学经典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作课老师所在的单位都以不同的形式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国学经典的教学活动。四川泡桐树小学把每周七节的语文课,又压缩出一节课来进行国学教学。他们为了入情入境的让孩子们感受经典,还在孔子庙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复古式的经典诵读。场面宏大让人惊讶!朱红普、张义保和陈铁军等几位专家在作报告的同时又为大家各上了一节精彩的国学经典现场观摩课。 课堂上老师们游刃有余地对《论语》、《老子》、《笠翁对韵》进行现场作课。让那些还是三、五年级的娃娃对经典是那么的热爱,这不得不佩服作课老师对国学深化浅出的教学设计。 老师在课堂上很注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能有效地分配学生的注意力,教学生如何共同学习,在回答问题时及时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老师们甚至示范和别人交谈时彬彬有礼的姿势。在朗读课文中学生注意了节奏、重音和语调。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接着他们又对国学经典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诠释。他们的课程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系: 一、蒙学阶段:分 1---4 册。分别是:《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 二、四书阶段:分 5---8 册。分别是《论语》、《大学》、《孟子》、《中庸》。 三、子、史、集阶段:9---12 册。分别是《老子》、《庄子》、《史记》和历代美文。 这样的课程遵循了: 一、大文化系统:以传统的儒家和道家为骨干。 二、小文化系统:围绕一部经典来展开。 教材模块有:经典原文、奇妙汉字、日积月累、诗歌欣赏、思考与练习。 在教学中,他们采纳六步教学法:导入新课、课文新授、理解感悟、拓展延伸、总结升华、复习温故。 看到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欢乐放松地学习,见识到了真实有效的国学教育教学生活,看到了孩子们良好的习惯。观课老师们都不由地发出感叹:国学课还可以这样上! 听了这些老师的教学,让我有所思索。在肯定她们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也让我有了一些想法。用这种模式对我们来说,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国学这门课程的自由度比较大,不好把握,尤其是要有较好的文学功底。国学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