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合集 关于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汇编 5 5 篇 【篇一】 通过对部分旗县、乡镇、村组的调研,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产业振兴为引领。紧紧围绕进展现代农牧业,围绕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进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立足县乡村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牧业、乡村特色产业、农村牧区信息产业,积极培育农牧业进展新动能,通过产业带动、绿色进展,实现农村牧区生态宜居,农牧民生活富裕。坚持绿色进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漂亮家园。 一、取得的成绩 我市制定出台了 xx 市《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乌党办〔2024〕1 号),《xx 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4—2024 年)》正在征求意见,调整成立了 xx 市市委农村牧区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同时,全市成立了六个专项推动组,明确各个小组的牵头单位、职责等,市农牧业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综合协调和产业振兴推动具体任务,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基层组织建设五个振兴方面,全力推动乡村振兴。 1、产业振兴方面。 全市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 44.9 亿元,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 25.69 亿元,农牧民可支配收入 4259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3.6。农作物播种面积 1055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780 万亩。牧业年度牲畜存栏 875.6 万头只。估计全年粮食产量 22.4 亿斤,肉类总产量 39 万吨。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达到 1.8,农畜产品加工与农牧业总产值比达到 1.5,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 82%,具备条件的建制嘎查村硬化路比例 100%,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 350 万人次左右,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统降低至 40.2%,农牧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人才振兴方面。引导农牧民加大土地草牧场流转,积极培育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牧场,进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进展到 6867 个,家庭农牧场 333 个。全力推动农村牧区人才工作,培育市级科技特派员 170 人,培育职业农牧民 4648 人,农牧业科技水平明显提高,能人大户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3.文化振兴方面。开展了五届文明村镇创建示范活动,打造全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