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 论 战 略 过 程战略制定如同一头大象,人们往往只是抓住了它的一局部,就试图以此来解释整个大象,其实谁也没有把握全貌。咨询者仿佛雄心勃勃的狩猎者,在打猎时津津乐道于象牙或躯体;而学者那么更同意看一张狩猎的照片——以便对所要讨论的对象保持一个平安的距离。管理者往往实行某一个狭隘的观点来考虑问题:方案学派观点或者学习学派观点,外部竞争分析或者内部资源分析,但是绝大局部有关这方面的论著注定是无用的,因为管理者必须应付整个大象而不是某一个方面。本文前面局部简要回忆一下战略开展的十个学派。我们同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这些学派是在分别讨论不同的战略制定过程呢?还是在讨论同一过程的不同局部?对这两个问题的答复都是肯定的。然后我们将揭示最近的一些讨论趋势,即在传统的这些学派之间进行交叉分析。对于权威学者来说,这可能意味着混乱和无序的产生,但对其他人〔也包括我们自己〕来说,这却说明了一个可喜的选择,一个从更为广泛的角度来讨论问题的方法。用战略管理中常用的比方来形容之:在战略管理的大树上又生出了新枝。战略制定的十大学派(the schools of strategy formation)创新学派把战略从精确的设计、方案或定位转向比拟模糊的前景,或者更加广泛的角度设计学派:一个精确定义的过程(design school)方案学派:一个正式标准的过程(planning school)定位学派:一个分析讨论的过程(positioning school)创新学派:一个充满梦想的过程(entrepreneurial school)认知学派:一个人脑思维的过程(cognitive school)学习学派:一个最新出现的过程(learning school)权力学派:一个谈判妥协的过程(power school)文化学派:一个社会性过程(cultural school)环境学派:一个反响性过程(environmental school)构造学派:一个转变过程(configuration school)有 关 战 略 管 理 的 争 论 (prating about strategic management)十九世纪的时候,许多探险家都在探寻尼罗河的源头。但是人们逐渐发现,这个源头并不能十分清楚地加以界定。这是探险资助者和普通公众所不愿接受的事实。经过一番争论之后,探险者们宣称:尼罗河的源头是维多利亚湖。这一决定被当时许多知名地理学家所否认,因为他们认为布隆迪高原上的卡加尔河源头是一个更好的答案。将来,不同的观点还会出现,因为有关河流源头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如何解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等待发现的问题。战略管理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