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我的同桌升入学校后,我又了新的同桌。我的同桌他是个"小男人',身高只有六十来厘米,假设坐在同学们一样的凳子上课,几乎只露出半个头。因此在开学后,他父亲为他做了一根特别的凳子,他才可以正常上课,不至于影响学习。刚开学时,老师让我与他坐在一起,虽然我嘴上不说,心里总不是味道,好像身边有一个"怪物'一样,每当与同学们的目光遇到一起,总是自卑地把目光移向别处,可怕她们刺伤我那可怜的自尊心。经过半个多学期的相处,我渐渐地转变了对他的看法,觉得他很英勇,很坚韧。每次上课,他总是探着脑袋,双手勾在桌子上,努力地做着课堂笔记,尽管他写每一个字是那么的不便利,但他从来不由于自己是残疾人而放弃努力,由于他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作有残疾的人。每当同学排队出操或去食堂就餐,他总是抬头挺胸地走在排头。说实话他走路的姿势不什么雅观,左晃右晃地像个黑企鹅,别班同行的同学总会瞟来另样的目光,但他总是很泰然地走在前面,尽量迈开他的大步,他不想同学们由于他而行动缓慢。我就是观赏他那雄赳赳的气概。没错,他是一个先天性残疾人,但那并不是他的错,对于这样的疾病缠身,他的内心布满了悲苦。当同学在体检时,从医生嘴里报出来的身高,这都是他向往。当他的身高被人脱口而出时,他苦痛地低下了头,皱起了眉,那会泛着泪光注视着体检报告中那令人无奈的文字。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位在四川地震中失去了双腿的舞蹈老师,她靠着自己的意志和信念活了下来,连续在舞蹈的生涯中磨练她的情感,在电视的银屏上呈现了只属于她自己的那段秀丽 的舞蹈。整个舞蹈呈现出了残疾人心中的向往,心中的坚韧,心中的渴望,心中那不为人知的艰辛泪花。这使我无比的震撼:残疾人比健全人更加的宏大,更加的坚韧,生命力更顽固。残疾人的心是脆弱的,只有得到健全人的敬重和理解,他们才会更加的有自信,更加的欢快,才会对将来更加在、布满期望。我曾暗暗地想过:我要和这位残疾同学始终同桌下去,要尽我自己的力气去关怀他,让他和班里的同学一样,享受着阳光的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