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反抗的寓言和绝望的隐喻——影片《侏儒流氓》解读

反抗的寓言和绝望的隐喻——影片《侏儒流氓》解读_第1页
1/1
抵抗的寓言和无望的隐喻——影片《侏儒流氓》解读 --------------------------------------- 抵抗的寓言和无望的隐喻——影片《侏儒流氓》解读 李掖平【摘 要】统揽世界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我们发现,诸如智障、精神分裂等心理残疾或患心理疾病的电影人物形象屡见不鲜,也产生了许多经典名作,如《飞越疯人院》《鸟人》《猎鹿人》《雨人》以及《我是山姆》等美国电影,而欧洲电影中表现这种精神分裂式的人物形象更是多见,自从《卡里加里博士》起,此类有生理缺陷或心理疾患的人物就常常在艺术探究片或恐怖电影中出现。然而细看之下,这类在生理上有缺陷的人物在影片中往往很少成为主角.【期刊名称】百家评论【年(卷),期】2024(000)003【总页数】7【关键词】影片;《飞越疯人院》;世界电影史;人物形象;解读;流氓;侏儒;隐喻统揽世界电影史上的优秀影片,我们发现,诸如智障、精神分裂等心理残疾或患心理疾病的电影人物形象屡见不鲜,也产生了许多经典名作,如《飞越疯人院》《鸟人》《猎鹿人》《雨人》以及《我是山姆》等美国电影,而欧洲电影中表现这种精神分裂式的人物形象更是多见,自从《卡里加里博士》起,此类有生理缺陷或心理疾患的人物就常常在艺术探究片或恐怖电影中出现。然而细看之下,这类在生理上有缺陷的人物在影片中往往很少成为主角,只有腿瘸、眼盲等常见性身体缺陷者间或会成为主要角色,如《闻香识女人》而以侏儒症残疾患者为电影主要人物形象更是罕见,即便有,也往往是一些马戏团小丑形象仅仅作为调节气氛,逗人一乐的符号在银幕上的再现,很少被给予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但在新德国电影运动中,不仅患有智障疾病的人物成为了许多电影的主角,而且“侏儒”这一特别人物群体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电影中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和表意的功能。如以侏儒群体为中心角色的影片《侏儒流氓》(1968 年拍摄,由德国导演沃纳·赫尔佐格执导)和《铁皮鼓》(1978 年拍摄,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1979 年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980 年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无论在主题意蕴还是在艺术表达层面,侏儒形象对这两部影片而言都具有重要作用。从小处讲,两片中的侏儒形象都包含强烈的象征意味和主题意蕴,是深化影片主题的点睛之处从大处看,两片中的侏儒形象都对电影的叙事特色和整体风格起到了重塑作用。这两部电影在风格上有极大的不同,一个是家国史诗,一个是寓言小品,但是由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反抗的寓言和绝望的隐喻——影片《侏儒流氓》解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