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6篇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6篇_第1页
1/6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6篇_第2页
2/6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6篇_第3页
3/6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 6 篇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共294 卷,历时 19 年完成。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今日我就与大家分享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仅供大家参考!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 1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的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共 294 卷,历时 19 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 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 16 朝 1326 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司马光从幼年时期就好史学,为官后,将战国和秦代的史事编写成八卷,进给宋英宗,很受英宗欣赏,命他继续编撰。为此特设一个史局,由他自己选用助手,他选定了刘恕、范祖禹和刘攽作为主要助手。当时北宋的局势比较稳定,政府收藏的书籍很多,他们可以任意参考。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慢慢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从代宗的放任开始,到唐德宗的无奈,有宪宗、武宗的振作,到昭宗的任人使唤。即使宰相有像陆贽、李德裕,也只能振作一时,而不能改变历史变迁的常态。 在割据势力强盛时,不得不缓缓而动。唐德宗开始武力削藩,导致李希烈、田悦、王武俊、李纳等人叛乱。后来转变态度,对藩镇一味姑息。唐德宗即位之初,雄心壮志,图强复兴,实施革新。但一遇挫折,这些措施便消逝殆尽。所以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为政也是这样,一开始不熟悉情况,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措施才能有所兴。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 2 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书《资治通鉴》,这是一本著名的历史书。 我最喜爱里面的一个故事——“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里的的商鞅是一个著名的改革家。那个故事讲的是商鞅不是秦国人,也不姓商,原名公孙鞅。他从小聪慧好学,喜爱讨论刑名之学。他受不了魏国对他的冷落,投奔到了秦国,受到了秦王的重用,当上了左庶长,实施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为了让百姓信任他遵守诺言,他在京城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承诺谁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谁就能获得 10 两黄金。大家都不信任商鞅,商鞅就提高赏金到50 两。于是,有一个壮汉真的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果然奖赏了50 两黄金给他。这个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大家对商鞅制定出的刑法不敢不信了。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史书资治通鉴的读后感6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