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初识愁味道 600 字 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羞。欲说还羞。却道天凉好个秋。 不知道有多少人不愿长大,却还是在不知不觉间不得不长大。成长与成熟,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也有无法回避的苦恼。 大千世界,红尘染缸,灯红酒绿,莺歌燕舞,熙熙攘攘。敢问路在何方?少年们自然是答不出来的,他们已经被这汹涌的人潮裹挟着冲进社会里了,但总有精彩者,如海中礁石,巍然不动。宋代一位少年便是如此。 王安国是王安石的亲弟弟,北宋知名的贤士、少年天才。照理说这样的少年就应当一步步走向金銮殿下那为他留的位置。可是他偏偏心假设赤子,从不因兄长的位高权重而飞扬跋扈或谋取高位。 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他对兄长的有些做法不甚理解,并力劝哥哥莫被小人蒙蔽。在章淳当权后,王安石被打〔作文 https://.ZuoWEn8.Com/〕发回老家,王安国也被革职回乡。安国一生,郁郁不得志。但即便如此,他力保乌台诗案中被诬的苏轼。因此得罪章淳,吕惠卿等人。朝堂之上,痛斥小人,安国从未有过后悔。正如他在?清平乐?中所写,"不愿画堂朱户,春风自由杨花',这便是他的心声。 天才的少年,或曾想过追名逐利,但他终究明白了,繁华绮丽如一场盛大宴席,过眼即散。人去楼空,官场宠辱,亦不过如是人生如梦,是白驹过隙,是击石生火的一瞬,如光影寂灭,须臾无痕。 或许心思成熟了,可预见的事情冗杂了;或许力量提高了,可有些东西已经不再纯粹了;也可能偶见了奇异的爱情,贵重的友情,但怎么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呢?当少年为这样那样的状况而愁思百结时,才觉察自己早已回不到当时。 少年所走的路,其实就在心中,就在脚下,多几分糊涂,来几分士气,坚守初心,何愁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