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教案叶芝教学目的:1、通过朗读和讲解,体会本诗的情韵美。2、探讨爱情的要义,形成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重点:理解叶芝爱情的崇高圣洁。教学难点:叶芝爱情的圣洁和正确爱情观的树立。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爱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今日我们将走入爱尔兰诗人叶芝的情感世界,看看他对于“爱”是如何解读的我们从他身上又会获得哪些启示首先我们看课下注释,来一同了解作者。二、补充介绍叶芝资料。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奇主义者。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1865 年 6 月 13 日出生于都柏林。曾在都柏林大都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1887 年开始专门从事诗歌创作,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1939 年 1 月 28 日,在法国南部罗克布鲁纳逝世。叶芝曾于 1923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理由是“以其高度艺术化且洋溢着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三、播放诗朗诵。四、找学生读(方式可灵活:男生女生单独读、各自齐读、全班齐读等,可配乐。)读完之后,老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用一个词或几个词概括,并简述理由。五、介绍背景:从诗歌内容中我们可看出题目“当你老了”中的“你”和作者是什么样的爱情——单恋。叶芝把这首诗献给一个一生追求但一生被拒绝的美丽女演员茅德•冈。经过五次求婚,五次被拒之后,他总算认清了他们永远不可能交合的命运。但那颗受伤的心,还是无法停止对爱的最后咏唱和想象。就在茅德•冈嫁给了一位爱尔兰军官时,叶芝写下了这首诗。但是诗人没有直接书写,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之后,想想自己所爱之人衰老时的情景。那么,我们解读完这首诗之后,看看我们会不会有新的感受和认识。六、赏析指导全诗共三节第一节第一段设想几十年后,毛特·岗成了老人。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暗示了时间的消逝、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