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写作“六要诀”部分的结构相对比较灵活,既可以采纳“情况——问题——意见”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纳“情况——作法——不足”的结构形式。其中前者多系以反映情况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而后者则适用于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综合性报告正文的结构一般要把握好三点内容: 1.要有一个概括说明全文主旨的开头。这个开头在写作技巧上可采纳起句立意的手法,开门见山,先把一定时间内各方面总的工作情况,包括依据、目的、总的行动和对整个工作的估价等加以概括介绍。 2.要有一个内容比较丰富的主体。主体也就是报告的核心部分,在这个部分里,要把各个方面工作的主要情况,并列地拉开段落,每一个大的段落即表述一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在具体写法上,应包括这方面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效果,尽量使用数字说明和概括性的材料,做到言简意赅。例如 ××县委《关于 2024 年我县生产情况的综合报告》一文,在主体部分集中写了五个方面的做法:集中力量进展工业;继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下大力搞好市场流通建设;大力进展外向型经济;全面实施“科教兴县”的战略。 3.要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结尾。综合报告的结尾与工作总结的结尾不同,后者要讲究既简短又概括,属于表态性的结尾,而前者却要检查这个时期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 四、用语要得体 报告的写作,由于受行文方向的制约,一定要注意用语的恰切得体,多使用陈述性、叙述性语句,力求准确精要,而且还要体现出期请、征询的语气。涉及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的功绩表述,不能“扬善”扬得过头,使用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浮夸性言辞。实践中有些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报告就有失法律规范,无论工作做得好坏,也无论成绩大小,都要毫无例外地写上诸如“领导非常重视,方法得力”“创历史最高水平”“取得很大成绩”等等,夸大其辞,读来令人“倒胃口”。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类似语句绝对不能使用,而是主张要恰如其分,贴切适度。“成绩”是“较大”“相当大”还是“很大”,“水平”是“较高”“相当高”还是“很高”甚至“最高”,对于这些程度副词的使用必须精心审慎,要以事物的实际数量和具体程度为根据,要有个数量概念,不可信手拈来,更不可人为地拔高。实践中有的报告中提法就不够准确,例如一篇题为《企业纪委工作报告》,其中写道“20××年 6 月份我们带领公司篮球队到三门峡市人民检察院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增强彼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