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第四实验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总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有效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坏境苏霍姆斯林“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育人教育人的地方, 它不仅是一个教室, 操场的感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 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 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有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塑雕像, 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 师生的书画作品, 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徽,校训,每天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文明,团结,严谨,勤奋"的优良校风。二、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渠道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政治等课程资源,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会民俗贯穿到课堂, 使学生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 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 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穿, 培育即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 。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 ,民歌,故事,戏曲,表演,绘画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 把坚持教育的 “三个面对"与继承, 弘扬我国优秀文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动素养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三、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我校以加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 坚持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化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提倡文明和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