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环保责任合同(2024年版)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合同主体与范围1.1主体界定1.2范围界定第二条安全环保目标与责任2.1安全环保目标2.2责任分配第三条安全管理制度3.1安全管理制度内容3.2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第四条环保措施与设施4.1环保措施内容4.2设施维护与更新第五条安全生产责任制5.1安全生产责任分配5.2安全生产考核第六条环保培训与教育6.1培训内容6.2教育培训实施第七条事故应急预案与响应7.1应急预案制定7.2应急响应措施第八条环保风险评估与管理8.1风险评估8.2风险管理措施第九条安全生产投入与保障9.1安全生产投入9.2保障措施第十条环保监测与信息公开10.1监测措施10.2信息公开要求第十一条违规责任与处罚11.1违规行为界定11.2处罚措施第十二条合同履行与监督12.1履行要求12.2监督机制第十三条合同变更与解除13.1变更条件13.2解除条件第十四条争议解决与法律适用14.1争议解决方式14.2法律适用规定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主体与范围1.1主体界定1.2范围界定本合同所涉及的范围包括甲乙双方在生产、经营、科研等活动中涉及的安全环保问题。具体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振动、辐射控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环保要求。第二条安全环保目标与责任2.1安全环保目标(1)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达到国家标准;(3)噪声、振动、辐射等污染物排放符合相关要求;(4)员工安全环保意识和技能得到提升。2.2责任分配甲乙双方应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各自的安全环保责任。具体责任分配如下:(1)甲方负责提供安全环保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资,并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更新;(2)乙方负责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执行安全环保操作规程,对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进行合规处理,确保排放符合国家标准;(3)甲乙双方共同参与环保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第三条安全管理制度3.1安全管理制度内容甲乙双方应建立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应急预案等在内的安全管理制度。3.2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甲乙双方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要求得到满足。对于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应立即纠正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第四条环保措施与设施4.1环保措施内容甲乙双方应采取包括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噪声控制等在内的环保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4.2设施维护与更新甲乙双方应定期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维护、更新,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对于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设施,应立即进行改造或更换。第五条安全生产责任制5.1安全生产责任分配甲乙双方应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具体包括:(1)甲方负责安全生产的总体负责,对乙方执行安全生产要求进行监督;(2)乙方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具体实施,对自身的安全生产行为负责。5.2安全生产考核甲乙双方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考核,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一方,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直至达到要求。第六条环保培训与教育6.1培训内容甲乙双方应组织开展环保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环保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6.2教育培训实施甲乙双方应定期进行环保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新入职员工,应在入职后一个月内完成环保培训。第八条环保风险评估与管理8.1风险评估甲乙双方应定期进行环保风险评估,识别生产过程中的潜在环保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应包括但不限于:(1)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的运行效果评估;(2)污染物排放监测数据分析;(3)自然灾害、事故等可能对环保产生影响的风险评估。8.2风险管理措施根据环保风险评估结果,甲乙双方应制定并执行风险管理措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更新;(2)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3)对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