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编订教学计划是一项教育科学讨论工作。由有关的科学家、教育实际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行政干部共同讨论编订教学计划,将会提高其理论性和实践性(见课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参考!一、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亮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三个单元主题,即:“说说我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画画我们成长的地方"“看看我们周围的商店"。这三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进展有机地融为一体二、教学总目标: 1。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获得对家庭、学校、社区的初步认识,树立最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2。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促进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的关注。 3。教材中没有理性的说教,而是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呈现.都是从儿童生活中一些平常的现象切入,引起儿童对生活的思考和关注. 4。培育对学生道德推断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 三、教学重点: 教材在选择切入点时,力求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入手,采纳第一人称的表现方式,来增强教材与学生的亲近感。教学中应将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融为一体。老师要利用和开发地方教育资源,老师要联系当地和学生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四、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的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措施 1。利用直观教具,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2.通过各种有趣的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形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