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学 号 姓 名 2024 年 9 月 15 日目录第一章 绪言1。1 实习时间及地点1。2 实习人员1。3 实习目的与任务第二章 实习地区简介及地质现象分析2.1 宜兴善卷洞2。2 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孔山2.3 江苏南京江宁汤山阳山碑材2。4 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2。5 江苏南京燕子矶公园2.6 安徽马鞍山凹山铁矿2.7 南京地质博物馆第三章 专题论述3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及保护第四章 实习心得与总结第一章 绪言通过一个学期对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于工程地质和自然地质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工程地质相关的基本知识。但是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实地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我们能够更好的加深对工程地质这门学科及其应用的理解.在为期三天的工程地质实习中,杜广印老师结合现场地质现象进行讲解,使我们得以结合实际温习了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并对典型的地质现象有所了解。1.1 实习时间及地点9 月 12 日:1)宜兴善卷洞2)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孔山3)江苏南京江宁汤山阳山碑材9 月 13 日:1)江苏六合国家地质公园2)江苏南京燕子矶公园9 月 14 日:1)安徽马鞍山凹山矿坑2)南京地质博物馆1.2 实习人员217142 班全体同学1.3 实习目的与任务1.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工程地质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培育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推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了解岩层的产状,形成过程和进展状况,分析沿途的岩石性质以及地区的地质进展演变史。3。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等,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4.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矿物与岩石的外貌特征来判别其种类。5。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6。学会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第二章 实习地区简介及地质现象分析2.1 宜兴善卷洞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首.善卷洞位于宜兴城西南约 25 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积约为 5000 平方米,长约 800 米,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组成,洞洞奇异而相通.远古时代,海底岩石随着地壳慢慢上升,后又经水流的长期冲刷,在二叠纪或三叠成为喀斯特洞穴。洞四周出露的地层均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灰岩,产状向南倾斜。另外,洞顶有北北东和北西西两组裂隙呈网状切割地层,洞内沿这两组裂隙滴水、渗水,形成石钟乳.由于富含碳酸钙,并逐步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