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工作制度

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工作制度_第1页
1/1
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工作制度做好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对建立健全东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系统,掌握辖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我社区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提高报告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1、成立本社区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工作小组;2、报告病种:(1)脑卒中:致死性和非致死性脑卒中(I60—I64);(2)急性心肌梗死(I21—I22);(3)心脏性猝死(I46.1)3、报告对象:辖区内全人群覆盖;4、报告内容:同报告卡,包括门诊号、住院号、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户籍地址等基本信息,疾病诊断、ICD—10 编码、诊断依据、确诊时间、是否首次发病,确诊单位等疾病信息.5、报告要求: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以发病 28 天为期,按发病列次计算;发病 28 天以后,若再次急性发作,应按又一新发病例进行。心脏性猝死根据定义、诊断依据进行监测报告。合并上述疾病按病种分别予以填报.报告卡填写须字迹清楚、易于辨认、项目齐全,疾病诊断与诊断依据须准确可靠,对发现有误的病例信息应及时进行核对、更正。6、质量控制:(1)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制定科室及专人收集“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卡",当日起 30 天内完成对卡片的审核、修订和网络报告.(2)建立健全发病报告管理制度、工作制度、培训制度、个案核查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督查与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保证监测工作制度化、流程化.(3)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监测数据和资料具有隐私性和保密性,相关业务人员未经上级授权,不得擅自泄露数据和资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脑血管疾病报告工作制度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