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Wastewater Treatment 一、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BOD5(5 日生化需氧量):指 5 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二)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1)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2)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二、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置.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1。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预处理手段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2。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沉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池)3。沉淀类型 (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发生在沉砂池.(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3)区域沉淀(成层沉淀或拥挤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 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降,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楚的泥水界面。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4)压缩沉淀:悬浮物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联系与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