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1。 频率(MHz)为 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1)670.7nm (2)670.7μ (3)670.7cm (4)670。7m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 (2)吸收峰的数目 (3)吸收峰的位置 (4)吸收峰的形状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1)紫外光能量大 (2)波长短 (3)电子能级差大(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σ→σ* (2)π→π* (3)n→σ* (4)n→π*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 (2)甲醇 (3)乙醇 (4)正己烷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 (2) (3) (4)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 λmax值最大的是 (1) (2) (3) (4)二、解答及解析题1。 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2. 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3. 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4。 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5. 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6. 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8。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9。 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 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 n→π*跃迁波长蓝移?11. 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 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12。 芳环化合物都有 B 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 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13。 pH 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 K 吸收带和 B 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 K 吸收带和 B 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14. 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色,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15. 六元杂环化合物与芳环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请举几个例子比较之,并解释其原因。16. 紫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