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正确对待及管理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摘要】班集体是一个正式群体,相对于班集体而言,班集体中还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是客观存在着的,他们与班集体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班级建设都会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所以,作为班级管理者一定要正确看待和管理班级中的这些非正式群体,从而更好建设我们的班集体。【关键词】非正式群体 正确对待 管理 正面影响 负面影响引言 自从班级授课制以来,班集体也就成为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一种正式的群体,作为正式的群体,历来广泛被讨论和关注。然而,班级这个正式群体中也存在着一些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多是由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人生价值取向相同而自发组成的群体。因为这些群体与我们班级和师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探讨和讨论这些群体是很必要的一项任务。当前的教育是指向学生个体的。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来指导教育,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的,然而,这些个体都是有情感的个体,他们有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活动空间。要想真正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这些情感世界,就必须仔细观察,正确看待和管理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以下,我们将会探讨非正式群体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和怎样对待和管理等的问题.我信任,等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一定会对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有更深的认识,并且对你的管理策略也会有帮助的。一、班级中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和分类问题要界定“非正式群体"这一概念,首先要对“群体"一词做出定义。群体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直接反映.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群体是按某些共同特征而划分的人类共同体。狭义的群体则是指由于某种共同的社会活动和交往需要而结合起来的具有组织特征的联合体。[1]除了以上的分类之外,群体还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所谓“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就是指班级少先队组织等之外,一些由于利益共同或兴趣、情感、爱好相同且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具有同一社会心理而自发形成的群体。这些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多种多样、稂莠不齐的根据他们性质的不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根据成员间需要的性质可分成三种类型:(一)情绪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之间享有共同的感情基础,彼此之间有好相处,相互支持和鼓舞。(二)爱好型:学生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常常在一起进行活动。(三)利益型:学生之间具有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