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活数据中心(业务层)方案一、需求背景: 随着数据的大集中,银行纷纷建设了负责本行各业务处理的生产数据中心机房(一般称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因其负担了全行业务,所以其并发业务负荷能力和不间断运行能力是评价一个数据中心成熟与否的关键性指标.近年来,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各种互联网业务的迅猛进展,银行数据中心的业务压力业成倍增加,用户对于业务访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障业务系统的 7*24 小时连续运营并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信息部门的首要职责。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关系着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监管机构也十分重视商业银行的灾难备份体系建设,多次发布了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灾难备份的相关标准和指引,对商业银行灾备系统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适应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障银行各业务安全稳定的不间断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符合监管机构的相关要求,建设灾备、双活甚至多活数据中心正在成为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二、进展趋势:多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其项目周期往往很长,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从技术上来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活,就要求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存储都要双活.就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客户的多数据中心建设还达不到完全的双活要求,主流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应用双活.目前客户建设多数据中心的模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单纯的数据容灾:正常情况下只有主数据中心投入运行,备数据中心处于待命状态.发生灾难时,灾备数据中心可以短时间内恢复业务并投入运行,减轻灾难带来的损失。这种模式只能解决业务连续性的需求,但用户无法就近快速接入。灾备中心建设的投资巨大且运维成本高昂,正常情况下灾备中心不对外服务,资源利用率偏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2。构建业务连续性:两个数据中心(同城/异地)的应用都处于活动状态,都有业务对外提供服务且互为备份.但出于技术成熟度、成本等因素考虑,数据库采纳主备方式部署,数据库读写操作都在主中心进行,灾备中心进行数据同步。发生灾难时,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可以快速切换,避开业务中断.双活数据中心可充分盘活企业闲置资源,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帮助用户接入最优节点,提高用户访问体验。3。提升业务服务能力:多个数据中心同时对外提供服务且互为备份,各中心的数据库可同时处理应用的读写请求,网络、存储、应用和数据库全部实现多活。各数据中心独立运营,用户流量可被智能调度,形成灵活、弹性和可扩展的面对服务的业务架构。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