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方式。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产业+国际贸易”的产业互联网思维的实际应用,引领外贸增长的新空间,促使商品和品牌的全球化流动。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已居世界前列,但跨境电商人才供给却相对滞后。中国大部分高校尚未构建起完善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无法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培养模式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出,要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产学研一体化。面对跨境电商行业大量的人才需求,高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在政策指导下构建系统的培养模式,缓解人才供给压力,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关键词】 跨境电商 创业型人才 培养模式PAGE \* MERGEFORMAT2绪论(一) 选题背景跨境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贸易模式,具有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双重特征。与传统的对外贸易相比,具有中间环节少、交易周期短、交易成本低、交易量小、交易频率高等特点。近年来,以阿里巴巴( Alibaba )、敦煌网络( dunhuang networks )和国外终端( foreign terminals)为代表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将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推向世界前列。因此,要在全球互联网时代赢得国际竞争优势,就必须把握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高校作为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人才的主体,需要快速培养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人才。 然而,目前国内对于跨境电商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跨境电子商务尚未在普通高等学校建立起系统完善的培养模式,培养主体之间利益失衡,政策效率低,人才培养受诸多制约。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多样化,尤其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这类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创业型、应用型专业人才,无论从理论教学,还是实践培训,都应注重其能力素质的提升。同时,在教育投资和政策过程中也应注意资源合理分配、各方利益均衡,从宏观层面解决人才培养更深层次的问题,帮助高校快速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改善和解决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的缺失。(二) 研究意义跨境电子商务对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在对外贸易、电子商务、跨文化交流、计算机和管理等方面既需要知识又需要技能,属于复合型人才的跨学科培养。但目前高校培养和输送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从微观层面看,本研究能够为高校构...